【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今年經濟表現並不理想,加上美國將縮減量化寬鬆(QE)政策,衝擊資金大幅撤出新興股債市,但隨QE退場利空逐漸淡化,新興市場近期表現回穩,又以產業結構相對多元的新興亞股率先反彈,7月以來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上漲0.74%,居各區域新興指數之冠。
以三大新興區域來看,原物料占產業、股市比重較高的拉美與歐非中東股市跌幅,明顯較新興亞股更重,MSCI拉美指數今年以來跌幅逾20%、歐非中東指數跌幅逾16%,反觀新興亞周指數跌逾不到10%,表現較為穩健,近來反彈力道也最為強勁。
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經理人李鴻斌(Victor
Lee)表示,亞股領先反彈的關鍵,在於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代表美國經濟情勢好轉,對於出口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實為好消息。加上中國大陸、印度兩地經濟成長雖然放緩,但都仍維持在7%與5%高檔,領先全球主要地區,為亞股展開反彈的堅實後盾。
就亞洲企業獲利來看,李鴻斌看好,新興亞洲2013年企業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率預估達15.8%,股息殖利率預估也達2.6%,加上評價面仍低於長期平均,在近期股市陷入修正後,也帶來投資價值。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隨著美歐日三大區域國家景氣好轉,將提高亞洲國家出口的需求。
不過,亞洲消費趨勢發展也是投資聚焦所在,亞洲中小型企業提供眾多的投資機會。
相對大型跨國企業,小型企業營收來源更倚賴亞洲當地市場,內需導向程度較高,企業獲利動能更為強勁,預估今年亞洲小型股獲利可成長33.0%,高於大型股的20.6%,看好產業別包括食品飲料、平價消費、生技製藥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