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樂退方程式/靠配息過退休人生 該如何布局?

樂退方程式/靠配息過退休人生 該如何布局?

2014-10-20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

專家表示,只要理財得當,才能享受樂活的退休生活。
圖為長庚養生村銀髮族電腦教室。
聯合報資料照
50歲的張先生,目前是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他在科技業大好之際,曾替自己與太太準備1,000萬元作為退休金,他盤算若每年能產生10%的收益,未來每個月就有7萬以上的孳息收益,而且不用動及本金,但這幾年各金融商品的報酬大減,張先生憂心這1000萬無法完成他的退休理財計畫。

樂退方程式/不必整天看盤…長期持有 獲利比短線好

樂退方程式/不必整天看盤…長期持有 獲利比短線好

2014-10-20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

你喜歡賺短線價差還是長波段獲利?這兩種操作模式大有人在,但知名理財部落客怪老子指出,整體來看,長期持有的投資簡單又穩健,獲利率也比波段操作好。

樂退方程式/平衡風險報酬…去風險化 恐致投資集中

樂退方程式/平衡風險報酬…去風險化 恐致投資集中

2014-10-20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

去風險化(de-risking)就能讓長期投資一帆風順嗎?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一味將風險視為洪水猛獸,反而會導致投資組合過度集中在同一類型資產,不但降低投資組合的多元性,還會失去爭取較佳風險報酬的機會。

複合債券 抗震

複合債券 抗震

2014-10-2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

國內取消投信發行人民幣計價基金需六成以上投資人民幣計價資產限制,為爭取至9月底國內約3,000億元的人民幣存款,投信業者積極搶進人民幣計價基金申請。

人民幣資產 長線看漲

人民幣資產 長線看漲

2014-10-20 經濟日報 記者/葉家瑋

美國升息在即,受到資金撤離的影響,近期亞幣走弱,僅人民幣表現較佳,由於中國大陸有外匯儲備高、經常帳長期順差優勢,加上中國人民銀行嚴格控管匯率,都支撐人民幣走強,也帶動相關資產表現,第3季以來,除上證A股大漲15%,人民幣點心債與美元中國債指數都呈現上揚。

投信基金 上月失血1,100億

投信基金 上月失血1,100億

2014-10-2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

全球股市9月低迷,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9月投信基金規模較上個月流失1,107.8億元、減幅5.2%,並以股票型基金占大宗。其中,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因法人資金撤守,單月規模減少558億元、減幅38%,失血最重。

退休金自選平台 澳洲篇/澳洲疼低收入者 你提撥1元我加1元

退休金自選平台 澳洲篇/澳洲疼低收入者 你提撥1元我加1元

2014-10-20 聯合晚報 記者林韋伶/台北報導

今年36歲的Eva服務於澳洲的運輸業,由於澳洲所得稅率高,政府在勞工提撥勞退金時會給予豐厚的優惠稅率,在此強大的誘因下,她說自己與身邊的朋友大多願意多提撥勞退金,但平時工作與家務繁忙,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研究可選擇的商品,因此,一直以來都將資金放在預選基金,讓專家為她的投資配置操心,她認為這樣做的報酬率,應該會高於自己一知半解時所選擇的產品。

日股 漲勢可期

日股 漲勢可期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期日本股市不免受到投資氣氛轉趨審慎、歐美股市回檔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走勢出現震盪,但因日股具備低廉價值面與基本面翻多優勢,法人指出,未來可望重回上升軌道。

配息風 轉向多元收益組合

配息風 轉向多元收益組合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人偏好配息型產品,但隨升息前市場波動偏高,強調以多元資產廣納配息來源,追求收益成長兼具的配息基金成為市場當紅炸子雞,投信業者相繼發行或引進進化版本的配息基金,統計這類新收益資產美元配息率約落在4~10%,吸引龐大收益族群目光。

柏瑞:定期定額債券基金做退休規畫

柏瑞:定期定額債券基金做退休規畫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定期定額投資高收債24年後報酬
 國人壽命愈來愈長,據內政部9月份公布的第十次國民生命表顯示,目前男性壽命每年以2個月、女性以3個月的速率延長,法人指出,國人自退休後仍有約19年退休生涯,隨壽命越來越長,理財規畫刻不容緩,可用定期定額債券基金方式規畫,以扣款不間斷的小額慢慢累積,待成為一筆不算小數目的債券基金後,成為資產配置的核心。

殖利率重上6% 高收益債再閃耀

殖利率重上6% 高收益債再閃耀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各主要債券殖利率比較
 美、歐股市近期大跌,讓9月以來美股漲幅回吐、高收益債也同時受衝擊,但該資產的殖利率也因此再度回到6%以上,受美元回流影響,殖利率一度與高收益債看齊的新興市場債,現階段也落後高收益債超過0.5%,法人指出,在強勢美元與利差優勢下,市場資金對高收益債的青睞將勝過新興市場債。

四中全會加持 大陸債市看俏

四中全會加持 大陸債市看俏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大陸將於10月20至23日舉行第18屆四中全會,本屆主題將圍繞依法治國,可望對於目前混亂不清的政府與企業的邊界、權力與市場的邊界做出劃分,對未來民間及國企提供更好的競爭環境,法人表示,過去四中全會會議結束後,大陸股、債、匯市都有好表現,建議現階段布局大陸人民幣資產,特別是大陸債券。

20檔境外中國基金 去留受關注

20檔境外中國基金 去留受關注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檔境外中國基金績效表
 儘管市場正在等待中港官方宣布「滬港通」時間表,然而看好滬港通後陸股後市發展的法人愈來愈多,由於國內境外基金對於持有A股有10%的限制,因此,滬港通後後,20檔境外中國基金去留備受關注。

滬港通震天響 台股獨垂淚

滬港通震天響 台股獨垂淚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4個月台、港股及上證20日均量
 自滬港通擬定方案後,大量資金進駐香港、大陸,在9月底前,A股、港股日均量每月都在遞增中,但台股交易量卻是月月降。法人表示,「滬港通」對台股排擠效應早已顯現,在10月底「滬港通」開通後,台股若無特別利基,恐無法避免資金逐漸流失。

中印通膨數據降 後市可期

中印通膨數據降 後市可期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3個月金磚四國中、印表現佳
 油價來到4年新低,新興亞洲重現大利多。根據官方數據,大陸通膨率已來到1字頭水準的1.6%,創56個月新低,印度WPI也從前一個月的7.73%下降到6.46%,創3年新低,亞洲兩大市場通膨雙雙下滑,也激勵今年以來金磚四國中的中、印表現強,後市可期。

亞洲出口國 受惠大

亞洲出口國 受惠大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強勢美元與低油價對亞洲出口國影響
 在美元升值期間,全球股市再現回檔,新興亞股中除陸股有「滬港通」議題支撐,幾乎全面皆墨。法人表示,美元走強,國際資金將轉向,新興市場股市恐無法避免震盪走勢,但是預期大陸、台灣以及韓國等可以出口至美國,或者可明顯受惠美國經濟的國家的負面影響會相對最小。

群益中國固定收益傘型基金 10月22日熱募

群益中國固定收益傘型基金 10月22日熱募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陳愛珠
 大陸近年加速推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已成為全球重要支付貨幣,且全球已有約40家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而台灣外匯存底也早已納入人民幣,市場法人表示,人民幣魅力,投資人不可小覷。

人民幣債成長快、吸金強 後市續俏

人民幣債成長快、吸金強 後市續俏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蔡淑芬
中國境內及香港人民幣債券規模
 大陸不管是債市或是股市都展現吸引力,特別是人民幣債也相當受到歡迎,近年來大陸境內債券市場規模更呈現倍數成長。投信業者表示,未來在人民幣長期升值、波動度低及國際化趨勢下,將吸引更多資金,推升市場動能增溫,人民幣債規模可望持續向上。

宏利:亞股債均優 多元資產成亮點

宏利:亞股債均優 多元資產成亮點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蔡淑芬
 在歐美復甦帶動,加上經常帳維持盈餘、外匯存底全球最多的穩健體質,及人口眾多帶來龐大的消費潛力,亞洲擁有強勁經濟成長力道。宏利亞澳入息成長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志偉指出,亞洲股市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仍在歷史平均或低點,亞洲債市則具有相對高殖利率與利差優勢,投資獲利前景可期。

元大寶來投信 添2檔ETF新兵

元大寶來投信 添2檔ETF新兵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謝奇璋
 台灣證券市場ETF將添新利器,由元大寶來投信發行之「元大寶來ETF傘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包括2檔子基金-「台灣50單日正向2倍ETF」、「台灣50單日反向1倍ETF」於10月16日至21日進行IPO申購作業,每股發行價格20元,最低申購金額為新臺幣2萬元。

債市震盪 Q4宜謹慎布局

債市震盪 Q4宜謹慎布局

  • 2014-10-20 01:41
  • 工商時報
  • 王克庭
 由於9月份美國零售銷售不如預期,再加上最新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距離聯準會所期望目標仍有差距,所以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升息腳步將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