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近一個月以來,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的利空因素逐漸消化,亞太股票基金流出的速度也減緩。市場人士指出,資金流對亞股的負面影響降低,凸顯亞太中小型股與日股的優勢。
群益投信表示,近一個月,MSCI亞太指數止穩回升。
觀察各產業表現,以原物料指數上漲最多,主要是跌深反彈,至於電信及消費類股在獲利成長的支持下,表現也不錯。
整體而言,群益投信指出,全球景氣溫和復甦,有利於亞股後市,但各國各產業變化迅速,動態調整各國配置及選股仍是致勝關鍵。
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經理莊筑豐看好香港及新加坡的地產股,因為商業用不動產的供給有限,同時需求又增加,尤其看好折價幅度高的企業。另外,香港、新加坡和澳洲也有部分集團型工業股值得投資,不僅進入障礙高,股利率也不錯。
莊筑豐說,東協國家區域內的投資活動暢旺,基礎建設改善,消費者信心上揚,看好以內需為主的產業,包括銀行、零售銷售、營建與集團股。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7月開始,資金已逐步回流亞股,資金動能已轉為正向力道,看好亞洲中小型企業,因為營收來源更倚賴當地市場,內需導向程度較高,因此近年來表現較穩健。蘇士勛指出,根據市調資料顯示,亞洲小型股今年獲利預估成長34.6%,遠高於大型股的20.5%,投資價值更顯著,加上中小型股題材多元,後市持續看好。
安倍政府在參院勝選後,預期將擴大財政支出以刺激景氣。在民間消費和政府消費帶動下,將推升日本經濟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