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上周外資持續在亞洲進行提款,台股連二周遭調節,對印尼及菲律賓也續賣,不過外資今年來賣超逾67億美元,高居亞股之首的韓股,卻見外資強力回補,主要是受惠中國出口止跌回溫、日圓貶幅放緩利空趨緩所致,讓韓股有望因外資由賣轉買而出現反彈。
今年遭外資調節壓力較大的東協,近幾周來都維持資金不同步的現象,泰股轉賣為買,小幅流入0.14億美元,但印尼與菲律賓仍面臨較大調節壓力,分別流出1.32億美元與0.46億美元。
近期外資對東協買賣超分化,整體調節力道雖有下滑,但整體仍呈現淨賣超,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東協短線仍見調節賣壓,但隨美國量化寬鬆(QE
)疑慮進一步淡化,今、明年都仍維持5.6%以上高經濟增長率的東協股市,預期仍會持續吸引看好新興亞洲高成長資金的流入。
而韓國是上周亞洲區買超最多的股市,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表示,今年來韓國股市備受內外利空夾擊,外有北韓挑釁恫嚇,內有日圓貶值衝擊經濟,導致外資裹足不前,今年來賣超逾67億美元,但隨著市場逐漸消化利空雜音,搭配韓股盤整後的便宜估值,外資下半年來買超韓股已達9.76億美元,引領韓股擺脫盤整格局。
至於台股則連續二周遭外資調節,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表示,雖然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場決策造成短期性資金流動,但實質面是反應的經濟景氣好轉,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應該是短空長多,後市景氣依然偏樂觀。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高仰遠表示,金融市場對於東協的疑慮主要來自評價面,過去受到QE刺激而上漲的地區,可能受到政策面縮債的執行,使得東協地區出現較大震盪,隨著QE干擾的淡化,資金外流的情況可望縮減,在目前仍處於震盪之際,可將焦點關注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區,其權值股相對較抗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