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全球央行縮手 黃金失色

全球央行縮手 黃金失色
【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金價大幅震盪,各國央行為避免金價不穩帶來的衝擊而減緩購買黃金,根據金屬分析公司GFMS預計,今年全年各國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將較去年下降34%,由於全球央行對黃金的購買一向是金價的重要支撐,市場憂心全球央行買盤縮手下,恐壓抑金價走勢。

各國央行通常把購買黃金當作投資策略,但今年金價暴跌走勢,使得央行購買黃金略顯觀望,抑制黃金需求及價格走勢。依據IMF公布的7月全球央行累積持有黃金數量,已出現連續兩個月微幅負成長,顯示近兩個月以來,全球央行買進黃金力道仍持續減緩。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指出,全球央行買進黃金向來是金價的重要支撐,但隨著資金熱潮消退,各國央行恐將減少購買黃金,價格走勢更顯艱難。  

此外,全球通膨壓力未見升溫,投資需求也不強,從全球最大的指數股票型基金SPDR Gold Trust ETF,目前持倉量已降至千噸以下可見一斑,目前金價未具大幅走強的條件。    

不過,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雖然央行購買黃金淨額下滑,但央行的需求占黃金總體需求的比重不到10%,影響性也相對輕微,反而在金價重挫之後,看到來自印度及中國大陸的實體需求持續增加,且下半年向來是黃金的旺季,金價可望藉此獲得支撐。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則分析,回顧全球央行自2008年轉為淨買入黃金以來,可以發現全球央行逐月買賣黃金的狀況,常會出現微幅負成長,因此暫對此現象並不需要過度解讀。   

目前來看,美國似乎無力於短時間內對量化寬鬆(QE)縮手,政策應可望持續,全球央行買進黃金的需求也因此不至於中斷。    

方立寬補充,各國央行持有黃金,主要是為了因應貨幣體制的突發狀況,而隨著市場鈔票愈印愈多,外匯存底愈推愈高,資產分配也必須隨之調整,而增持黃金即是其中一途,因此,就算央行黃金買盤終止,也不致於轉為激烈的賣出行為。
  
圖/經濟日報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