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大致經歷三個週期,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村改革、價格改革與企業改革(1978-1991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2001),以及十六屆三中全會規劃了2002-2012年的經濟改革,為中國帶來經濟的高速增長,因此市場對這次三中全會釋出的改革紅利,有相當期待。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表示,三中全會將制定中長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經濟調整結構以及城鎮化將為討論重點,改革重點會集中在行政體制、金融體制、財稅體制、資源品價格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與戶籍制度改革等六大領域,中國經濟增長的來源預估將由過去的人口紅利、投資與對外貿易轉向未來的人力資本、創新與制度改革。
游清翔表示,三中全會召開會帶動結構升級的科技產業、改善環境污染的環保產業、提高精神與生活品質的傳媒、食品安全與人口老化帶動醫療產業發展等,未來三年也將確立地方政府債務的正式規範,為地方提供可持續財政收入來源,用以支撐地方基礎建設,故這些類股將因此受惠,均可做為中長期持股。
惠理康和投信投資暨研究部主管劉佳雨,以金融股為例,改革對中國金融體系和類股,中長期是好的,但利差將縮減,對金融業者就是一大挑戰。另外,目前市場高度關注的是中國實施多年的一胎化政策,有可能取消,這將帶動消費商機就不可忽視,今年以來陸股大盤表現雖相較成熟股市疲弱,但也有不少類股表現亮眼,挑選價值成長類股是關鍵。
然而,瑞士銀行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提醒,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三中全會可 能給出的是一個長期社會和經濟制度改革的藍圖和基本框架。許多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時間表將在之後逐漸跟進和落實,這可能給一些熱切期待具體改革措施的投資者帶來失望。
浦永灝說,雖然改革的預期不宜過高,但政府的言行 仍有可能提振投資者對中長期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這對那些更多受制於長期擔憂的行業,例如銀行業有所幫助。
浦永灝表示,金融改革部分,最看好證券行業;近期政策強調保障房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中西部鐵路建設等也對建築 和建材行業有利。另外,在國內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預計環保相關的行業和個股也會因更多政府的重視而表現較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