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世界,想必是13年前科技泡沫時難以想像的世界:當時手機都是按鍵式、黑白介面,上網靠撥接,沒人使用Facebook、Line跟Whatsapp,更別提3D列印跟4G;但科技泡沫13年後,軟、硬體一一發展到位──智慧手機與平板普及,低頭族隨處可見,網路頻寬與無線傳輸技術成熟,當年科技泡沫因技術不到位而無法運作的商業模式,近幾年捲土重來,就是靠軟、硬體發展純熟,水到渠成,讓科技產業跨出13年前的泡沫陰霾,重新復興。
根據德盛安聯台灣投資決策委員會(Taiwan Investment Committee,TIC)決議,科技產業具發展空間、資金持續擁抱,目前建議為「買進」評等。
不過,此時若想把科技納入投資組合,應採取「軟硬通吃」的策略,早期只有硬體能創造財富、網路會泡沫,如今軟體、硬體各擁一片天,社群平台服務、提供團購等折價服務的社群網站,都是投資可著墨的方向,也能為爭取資本利得找到更多機會。
軟體崛起,硬體在「科技復興」時代也有新發展。隨著終端使用者頻繁使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伺服器端需要更快更大的雲端運算需求,也讓原本提供硬體的筆電代工大廠,積極發展雲端技術與資料庫,硬體廠商隨著科技演進尋求轉型,技術發展讓科技凌駕景氣循環:不管在什麼時代,科技產業永遠都能找到值得投資的機會。
總體而言,科技產業位於向上趨勢,想要爭取資本利得,科技是追求收益成長的雙收組合裡的成長機會之一,應適度納入投資組合,但目前建議採取「軟硬通吃」的投資策略,透過科技業的成長趨勢創造資本利得,帶動收益再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