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蕭碧燕的幸福存摺╱創造基金複利效果

蕭碧燕的幸福存摺╱創造基金複利效果
                                                                                                                     2014.06.19
【經濟日報╱蕭碧燕/投資專業老師】
複利的效果可是比原子彈的威力還大!所以,任何專家或機構只要談到投資,一定會把複利效果搬出來談一下,以彰顯投資的高效益。

基金投資人應該也會常見到,某基金年化報酬率X%,只要投資幾年就可以滾出多少錢的內容。舉個例來說,如果A基金年化報酬率8%,以七二法則來計算,則翻一倍的時間是9年(72/8),也就是,拿出100萬元投入到A基金,9年後就會變成200萬元。但,買基金可以賺多少錢,真是這麼簡單一算,答案就出來了嗎?

首先來釐清「複利」效果如何達成。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一個複利公式:(1+i)^n,「i」指的是利率,「n」指的是年限,而這裡的「i」顯然必定要是正的,且不能為0,否則這個公式就完全無法看出複利的可怕威力了。

所以,談複利,一般我們都會以定存做例子,因為定存利率必然是正的,且無論如何這個利率每年都會發生,於是套入公式,便可以算出存幾年後可得到的本利和。

而前述例子:100萬元,投報率8%,9年後變成200萬元,這情況因此得發生在該基金年年穩穩都給你8%的報酬率,才算得出這樣的結果。但,放眼市場,有哪一檔基金可以掛保證,每年8%報酬率?答案是沒有。

拿股票型基金來說,今年賺20%,明年賠上10%的例子比比皆是;就算是相對穩定的債券型基金,也不可能年年掛保證可給予一定的報酬率,所以都無法套入(1+i)^n這個公式。

那為什麼市場總有買某基金,以過去年化報酬率來算,投資幾年就可以賺多少錢,這樣以複利威力陳述的講法?果真要產生複利「概念」(這裡強調的是一種概念,而非實質複利),得把基金贖回再投資才有此效果。

例如買Y基金,第一、二年的報酬率都是負的,但是第三年結算時,卻有正20%的成績,投資人把它贖回、得到一個本利和,然後再進行投資,才會產生類似複利的效果。但無論如何,這樣贖回得到本利和再投資的做法,都只是試圖產生複利效果的概念,而不是學理上正統的複利算法。

正由於買基金的報酬率時上時下,時正時負,所以絕對不可能套入(1+i)^n的公式中,因為找不到正確的「i」(定存時用i,講報酬率可用r)。

當然,目前定存中「i」的數值非常小,所以固定又如何,可以套入公式又如何,算出來的本利和,絕對比一檔好基金的投報要低上一截。反正以後見到「買基金可以創造可怕的複利威力」這類字眼,得知道這當中真正的意義,是指贖回後再投資所創造的類似複利效果,而非固定報酬率所帶來的獲利數值。

其實,買基金是應該要適時贖回再投資的,抱到天長地久不是個好策略,適時停利出場,就像買了一檔股票,每年都拿到一點配股配息一樣,會感覺較為踏實,否則投資一家公司,而這家公司永遠不配發股息股利,總會讓人覺得該公司是否產生問題。

再說贖回後再投資才有機會產生類似複利的效果。最後,如果都不贖回,拖了好長一陣子,大筆的資金押在基金上面,萬一市場向下大幅度調整,例如原本的1,000萬元變成600萬元,這樣心情一定非常煎熬,投資的結果難免走向失敗。投資,雖難免要挑戰人性,但也該產生一定的樂趣,不是嗎?所以,記得適時停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