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以美國來說,在1981年時創立了延後課稅退休帳戶,也就是401K計劃,勞工每月提撥薪資1到15%來存退休金,而雇主為了留住優秀員工,可配合提撥,也就是當員工提撥1美元,雇主可另外提撥25分到1美元。
員工提撥的金額可由申報所得裡扣除,等到年老提領時再納入課稅,為了防止政府稅收短少,美國政府設定提撥上限為薪資的15%,每年視情況調整,而50歲以上員工每年最多可再提撥五千美元。
這個投資帳戶必須等到59歲半才能提領,最遲可延至70歲半,若是想在59歲半提前領,除非法令有允許,且無其他財源可支應的緊急情況外,提前領者要支付所得稅及10%罰款。另外,此帳戶的投資是由雇主挑選合作的金融業者發行投資計劃,每個計劃至少提供3種不同風險報酬率商品,再由員工依照個人喜好從中挑選投資標的,每個計劃平均提供5到15個標的供參與者挑選。
目前參與401K的美國民眾已達4,700萬人,持有資產超過2.4兆美元,規模是全球最大退休金市場,其中,超過80%資產都委外給專業經理人經營,所以目前美國政府與民間私人計劃總金額達6.1兆。香港的退休金制度則是強積金制度,政府不負責基金操作,由強積金管理局與保險退監委會負責退休金規劃、監督、查核、處罰、審查,而民間則負責保管、投資、中介人角色,負責收支和投資運用,並定期計發投資報告與財報給投資大眾。
新加坡則是公積金制度,由雇主與員工每月共同提撥,照政府規定,無論是購屋、保險、子女教育費、醫療費用都包含其中,是一種強迫儲蓄計劃,提撥隨著年齡依序遞減,雇主提撥的比例也逐漸下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