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效應 資金將轉向債券資產
2014-10-10 經濟日報 記者林春江/台北報導
美國本土確診首例伊波拉患者8日在德州去世,成為美國第一起伊波拉死亡病例。巴克萊資本表示,伊波拉疫情可能成為市場的黑天鵝,業者評估目前疫情可望控制,但仍密切觀察中。巴克萊資本指出,未來須持續留意病毒本身是否會變得更具傳染性以及成熟國家是否也會出現大規模爆發,若上述疑慮成真將對全球經濟成長形成負面影響,金融市場波動可能將大幅提高。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若感染病例增加速度增快或在西非其他地區有更多感染案例傳出,可能造成短線市場恐慌情緒提高,將壓抑風險性資產表現,預期短期資金將轉向債券資產避險。
就產業而言,航空運輸以及觀光類股將首當其衝,而伊波拉病毒新藥研發題材可望嘉惠生技醫療類股表現。整體而言,由於目前美國及聯合國已積極介入,預期將可降低擴散風險,根據美銀美林證券10月2日評估,相較於SARS與H1N1是由空氣傳播感染,伊波拉病毒則是血液與體液為傳染途徑,評估擴散可能性相對較低。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根據世界銀行報告,伊波拉疫情若從非洲蔓延到其他地區,將導致明年全球經濟損失326億美元。若投資人憂心伊波拉疫情蔓延衝擊全球經濟,謝瑞妍建議,最好不要重壓單一市場及單一產業,採取分散布局的多元資產基金因應為宜。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至於疫區發源地狀況,因非洲經濟發展較蓬勃的國家多在北非和南非,因此對於非洲的投資衝擊影響應該不如想像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