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停滯期 新興國快拚內需
2015-01-26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
|
印度央行總裁Raghuram Rajan
隨著2015年到來,全球經濟仍然疲弱。美國或許出現復甦走強的跡象,但歐元區卻有可能步上日本衰退的後塵,至於新興市場則擔心出口導向的成長策略會讓自身難以抵擋外來的停滯。
2015年既看不出太大起色,決策者應該要有智慧,該了解全球經濟表現了無生機的根本原因,也要知道一蹶難振的後果。
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的說法,現正處於「新平庸」,其中的含意是經濟成長遠低於可達到的水準,當局還能以更多措施提振成長,更何況若干主要經濟體還瀕於通縮。
傳統政策研究主張,政府固然需要顧到基礎建設等需求,仍建議採用簡稱愈來愈長的創新貨幣干預。結構改革確有必要,但通常很難受,短期甚至會降低經濟成長。
因此,重點仍擺在貨幣面和財政面的激勵辦法,也大都可行,因為積壓債務有延遲的效果。
不過,這類政策研究的功效有待觀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近20年來該做的都做了:維持利率於低檔、推出量化寬鬆、實施龐大舉債支出來支應基礎建設。但很少人認為日本已完全從經濟沉痾復原。
有一種新說法,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政策激勵不成功:美國前財政部部長桑默斯認為,全球經濟可能正步入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時期。
經濟停滯的原因,經濟學家眾說紛紜。桑默斯著眼於總和需求不足,央行未能使名目利率降到零以下,更雪上加霜。總和需求不振,理由包括高齡化人口消費較少、財富集中極富者的邊際消費傾向較小。
不論原因是什麼,全球經濟成長早在1970年代便開始減緩,加上政府難以應付社會安全承諾,使移民和青年高失業率等不利後果更加複雜。
為履行責任,各國政府需要經濟成長,因此,從1970年起,開始藉支出來刺激經濟。但由於供給面的問題,支出卻轉變為通膨飆漲。物價有必要恢復穩定,但還是得繼續支出。
最終的解決辦法不是靠通膨間接形成的加稅效果,而是靠舉債,先是靠發公債,然後因為政府縮減赤字,再靠民間舉債。2008年間,無論在銀行、企業、家庭、政府,債務都水漲船高,終於爆發金融危機。
如今,已開發國家因負債問題,很難重回2008年之前的經濟成長率,就算後來沒發生經濟大衰退,要達到昔日水準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也很難。同時,工業化國家整體債務占GDP比率持續升高。
對新興市場來說,已開發經濟體關閉了一道傳統發展途徑: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因此,新興市場必須重新依賴內需。這向來是不易達成的任務,動不動就會激勵過頭。
已開發國家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全球流動資金充沛,也讓這個任務更加艱難,因為新興經濟體只要有一點成長,就會吸引外資。若不妥善管理,很容易導致信用和資產價格上揚,帶動匯率升值。一旦已開發國家貨幣政策趨緊,這些資金很可能離開。新興市場必須確保,他們不會招架不住。
平心而論,世界經濟前景仍可能好轉。美國可能成為世界的成長引擎。油價下跌可帶來極大的提振效果,特別是對進口石油的已開發經濟體。技術進步也可望助一臂之力。
但是,總體而言,已開發世界瀰漫悲觀情緒,普遍認為可預見的未來經濟成長不可能起飛。
如果長期停滯持續下去,這些國家會不得不採取痛苦的結構改革,尋找調整承諾之道(債務、社會安全措施以及承諾保持低稅率),並分配由此產生的負擔。
底特律市2013年聲請破產之後,得從先付養老金或者是先還債、是要維持博物館的營運還是警力的運作,從中做艱難的取捨,同樣的困難選擇在2015年會更加普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