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基金 面子裡子兼具
2015-03-0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
環保議題盛行,相關基金受注意。不論是新能源、水資源或林木資源基金,最近表現都勝過能源等其他天然資源基金。基金業者指出,再生能源成本快速降低,有利相關產業。
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相關投資受到市場重視。即使油價下跌,但今年以來S&P乾淨能源指數大漲18%,居各產業指數中第一,更大幅打敗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能源指數2%的跌幅。
康和投顧指出,據統計,2014年熱浪造成的美國畜產業損失高達20億美元,日用品大廠聯合利華也指出,每年因氣候變遷而付出的費用約3億歐元。
KBI全球替代性能源基金經理人瓊海爾(Treasa Ni Chonghaile )表示,為解決全球氣候異常問題,各國政府正積極推動節能減碳,運用再生能源成為重要的政策之一。
瓊海爾舉例表示,單是太陽光就可滿足全世界2,850倍的能源需求,其他再生能源的滿足效能分別是風能200倍、生質能20倍、地熱五倍,因此要減少排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降低傳統能源的使用,大力推動再生能源。
康和投顧指出,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德國研究指出,到2025年,中歐及南歐地區的太陽能每度電發電價格將介於4~6美分,至2050年可能更低至2~4美分。
除了替代性能源以外,水資源及林木資源基金近來表現也相當出色。
KBI全球水資源基金經理人薛爾登(Matthew Sheldon)表示,全球經濟及房市復甦,將成為水資源產業最大的成長動能。
薛爾登說,水資源公用事業具防禦性質,在最近市場震盪時表現較佳,尤其是美國及歐洲相關類股。特別的是,相較於大盤,過去水資源類股都以溢價交易,但目前水資源類股卻以折價交易,顯示目前水資源類股出現嚴重低估的現象。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指出,到2月25日為止的一周,公用事業基金遭大量贖回。不過,水資源基金仍持續吸金,主要是因為巴西、美國西部及澳洲等地有旱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