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CPI連二漲 通縮烏雲散
2015-04-18 經濟日報 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美國和歐元區3月消費者物價(CPI)雙雙出現連續第二個月上漲,雖不足以把年通膨率從負轉正,但已進一步顯示通縮威脅消退的跡象。美國勞工部17日公布的3月CPI比上月上漲0.2%,和2月的數字相同,而2月漲幅則是去年6月以來最高。去除能源和食物項目的核心CPI漲幅也是0.2%。經濟學家原本預期CPI和核心CPI會分別上漲0.3%和0.1%。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3月CPI下跌0.1%,核心CPI則上揚1.8%。美國整體CPI從去年夏季油價重挫開始走軟,強勢美元似乎也壓抑通膨,部分原因是外國進口產品變低廉。聯準會正密切注視通膨數據,以權衡美國經濟是否強到可以開始升息。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2月僅上揚0.3%。
3月平均時薪比2月增加0.3%,若考量較強的通膨指數,實質時薪只增0.1%。通膨調整後每周所得減少0.2%,部分原因是工作日減少。
3月的能源價格比2月上漲1.1%,其中汽油價格大漲3.9%,為2013年2月以來最大;食物價格下跌0.2%。核心物價上揚主要來自住宅和醫療成本。
歐盟統計局同日公布,歐元區19國3月的CPI比2月上漲1.1%,比去年同期則下跌0.1%,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3月核心CPI上漲1.2%,略低於預期,但這些數據顯示,歐洲的物價趨勢似乎正在改變。
歐洲央行(ECB)央行總裁德拉基本周說,他將繼續推動ECB的量化寬鬆(QE)措施,令部分擔心ECB的幕僚對CPI的預測(2017年通膨率1.8%)太樂觀的經濟學家鬆一口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