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48%台灣人 靠基金存老本

48%台灣人 靠基金存老本
                                                                                                                    2014/04/25
【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超過九成的兩岸投資人認為,應該靠自己積極準備退休金。 (本報資料照片)
摩根資產管理首度進行兩岸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結果發現,兩岸投資人普遍都對退休金不足感到憂慮,超過九成的人認為,應該靠自己積極準備退休金;最多數的兩岸投資人都預期能在51至60歲之間退休,逾三成的人估計所需退休金在500至1,000萬元水準。

摩根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邱亮士表示,鑑於退休議題熱度愈來愈高,國人對退休規劃的意識也逐漸抬頭。

因此,摩根資產管理結合台灣和中國大陸兩地資源,首度進行兩岸投資人退休意向大調查,本調查在台灣部分抽樣1,072位20歲以上有投資經驗的台灣民眾,並針對中國大陸北京、上海、廣州三地1,241位有投資經驗的民眾,以電話及街頭訪問方式完成調查。

從本次調查可以發現兩岸投資人對退休有不少共同點,包括「預計退休年齡」和「預計所需退休金」;但對於「使用哪些投資工具儲存退休金」,及「尚未開始存退休金的原因」,兩岸投資人則存有相當歧異。中國投資人喜愛實體投資商品,如現金和房地產等,而台灣投資人對金融投資商品,如保險、基金和股票等,接受度較高。

關於兩岸投資人預期的退休年齡,中國大陸投資人預期的退休年齡似乎更早於台灣,接近八成(78.7%)的中國大陸投資人預計在60歲之前退休;反觀,台灣只有不到五成(45.5%)的投資人預計會在60歲之前退休。可能反映台灣法定退休年齡65歲,另一方面也點出台灣人退休年限遞延的現象。

不過,多數投資人認為只要存500至1,000萬元退休金,似乎有點低估。

邱亮士說,如果以65歲退休,退休後生活估計至少20年,以每月5萬元開銷估計,則至少要準備1,200萬元退休金,這項估計還不包括長期照顧的費用,若加計看護和醫藥費,則退休金總數很可能要準備2,000萬元。

邱亮士建議,存退休金愈早開始愈好,最好是從一開始工作就能存退休金。

圖/經濟日報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