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挑基金 當心高配息低報酬

挑基金 當心高配息低報酬

  • 2014-11-10 01:40
  • 工商時報
  •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下半年詢問度最高的配息基金                                         
 低利環境造就配息商品大行其道,只要跟「配息」沾上邊,投資詢問度都是居高不下。瘋「配息」形成一股風潮,不論是海嘯後強力吸金的高收益債基金,或是去年崛起以配息為主要訴求的股票及平衡型基金均是投資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投信業者表示,隨著美國QE退場,利率正常化趨勢成形,高收益債基金低波動、高配息、高報酬的榮景不再,回到合理水準的孳息收入將是未來主要收益來源,因而驅使資金轉向訴求高配息的股票或平衡型基金。

 因此今年以來投信紛紛推出平衡型基金,包括摩根、德盛投信以及下半年的華南永昌、宏利、瀚亞投信等業者,且推出檔數和募集成績都創下近年來的高峰。

 目前市面有不少股票或平衡型基金提供8%以上的年化配息率,詢問熱度節節高升。但是,一般而言,股票股息率不會高於債券殖利率,以美國來看,S&P500指數的股息率約1.9%,遠低於美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的收益率6.3%,因此,配息率大幅超出市場水準的股票或平衡型基金,宜需留意是否有高配息、低報酬的不合理現象。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指出,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高配息不等於高報酬。儘管金融市場逐漸擺脫低利環境,但股票股息率普遍落在2~4%,高收益債殖利率也只有6~7%的水準,由此可見,基金提供過高的配息並不全然來自於股息或債息,反而很有可能來自於本金,因此,投資基金不應貪圖高配息率,而忽略背後可能產生的資本利損。

 想避免買到損及本金的配息基金,投資人不用傷透腦筋,只要牢記「總報酬」的概念即可。

 法人指出,所謂「總報酬」就是「利息收入」加「資本利得(損)」,若是基金總報酬率小於年化配息率,代表資本利損的產生,也就是本金呈現虧損的狀況。因此,投資人應從「總報酬」角度看待基金回報,基本原則就是,選擇總報酬大於配息率的基金,千萬不要只看配息率的高低,避免因小失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