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經濟成長 別太迷信服務業
2015-02-13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
近來,全球關於開發中世界成長的討論出現極大變化,有關開發中國家可望快速趕上先進經濟體的樂觀說法和興奮氛圍,多已消逝無蹤。於是出現第二項體認:開發中國家需要新的成長模式。更重要的是,出口導向工業化這條史上最確定的致富路徑,可能已走到盡頭。
工業革命後,製造業始終是經濟迅速成長的關鍵。德國、美國和日本等趕上、最後還超越英國的國家,都是藉由建立自己的製造業達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過兩波經濟迅速擴張的風潮:一次是1950到1960年代的歐洲周邊國家,另一次是1960年代以來的東亞。
這兩波經濟迎頭趕上的風潮都是以工業製造為基礎。1970年代後成為這種成長戰略榜樣的中國,也在走這條老路。
但今天的製造業已不同於過往,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程度已大幅提高,吸收大量鄉村勞動力的潛力已大幅降低。
全球供應鏈提高了進入製造業的容易程度,但也降低了國內的附加價值收益。受需求改變和環保疑慮影響,紡織業和鋼鐵業等許多傳統產業可能面臨全球市場萎縮和產能過剩的困境。
中國成功所凸顯的一個不利因素,就是其他許多國家發現更難建立一個以上的製造業利基。
結果,開發中國家開始去工業化,在所得遠低於先進國家發展同期的階段,就變得更為依賴服務業—我把這個現象稱為「過早去工業化」。
服務業能扮演製造業過去的角色嗎?世界銀行的經濟顧問賈尼和歐康奈爾等樂觀人士在最近的文章指出,服務業能扮演成長手扶梯的角色,而在以往,這個角色都是由製造業擔綱。
他們特別點出,近來服務業的生產力已展現出「無條件地迎頭追趕」,也就是說,全球勞動生產力最低的國家,服務業的生產力成長最快。
這是天大的好消息,但仍有隱憂。服務業和製造業有兩點不同。首先,雖然某些服務業領域是可貿易的、也在全球商業中愈來愈重要,但這些領域往往是高度技術密集部門,只需要相對較少的一般勞工。
銀行、金融、保險等商業服務,和資訊與通訊技術都是支付高薪的高生產力活動,這些產業能在勞動力獲得充分訓練的經濟體內,發揮成長手扶梯的功能。但開發中經濟體的勞動力技能普遍偏低,使可貿易的服務業領域只能吸收一部分勞工供給。
在當前的開發中國家,多數過剩勞動力都被生產力非常低的不可貿易服務業領域所吸收,例如零售交易和家庭幫傭等活動。許多這些活動原則上都能從科技改善、組織效率提高和工作形式好轉之中獲益。但此時,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第二個差異出現了。
不可貿易活動的局部生產力增幅有其限制,因為個人服務活動若要繼續擴張,必然會產生不利於自身的貿易條件—也就是壓低自身價格(及利潤)。但在製造業,就算是小型的開發中國家,也能根據少數的出口成功、並持續多元化產業達成繁榮—先製造T恤,然後組裝電視機和微波爐,一直往技術與價值鏈的高端前進。
相反地,服務業的市場規模受內需限制,若要持續成功,有賴其他產業同時出現互補的生產力成長。專注於少數產業,無法產生能迅速繁榮的機會。成長因而必須仰賴整體經濟人力資本與制度產能的累積,但這種產能的累積速度卻已大幅減緩。
因此,我仍很懷疑服務業引領成長的模式,能否帶來過去製造業實現的迅速成長和好工作。就算技術樂觀派是對的,也很難看出開發中國家要怎麼維持過去數十年來的快速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