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自選平台/星國公積金 提撥率最高36%
2014-09-29 聯合晚報 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
年齡越大 勞、資提撥比例越低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CPF)成立於1955年,歷史悠久且全面,一直是許多國家借鏡的範本。公積金分為四個帳戶,並規定雇主和員工每月需強制提撥,擁有最低保證利率,規範嚴格且複雜,共計有三個帳戶,分年齡、分種類,但原則上是,隨年齡愈大,提撥比例逐年下調,而基本報酬率保障是2.5%。
新加坡公積金主要有兩大操盤基金,海外的GIC是世界第八大的主權基金,二是國內的淡馬錫,淡馬錫的資金較小,新加坡公積金制度,相對於台灣的勞退制度,更加複雜及縝密,統計至2014年6月,新加坡公積金規模,已達2647億新幣(約6兆3819億台幣)。
普通、特別、醫療3帳戶 人人有
新加坡人有普通、特別和醫療三個帳戶,在55歲之後要再開立一個退休帳戶。來自新加坡的瀚亞投信總經理黃慧敏表示,政府規定雇主和員工每月必須強制提撥,依照不同年齡,每月有不同的提撥率。以50歲以下來說,雇主和員工的提撥率分別為16%、20%,總計共36%,隨年齡愈大,提撥比例逐年下調。
黃慧敏指出,以35歲以下民眾為例,每月提撥出的36%,將按比例分配在三帳戶中。普通帳戶的錢可用於一般投資、買房、保險、子女教育等,占比為23%;特別帳戶是專為退休金準備,占6%;醫療帳戶就是用來支付醫療費用,占7%。公積金目前針對普通、特別和醫療帳戶,分別提供2.5%、4%的最低回報率。而新加坡人的投資,除了買房外,多偏好將錢放在公積金孳息,操作相當保守。
曾在新加坡任教6年的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曉鵬透露,公積金制度看似完善,但許多新加坡朋友反映,制度干預過多。政府規定滿55歲之後,才能運用公積金內的資金,但前提是帳戶的錢必須達到最低門檻,目前是新幣15.5萬元(約新台幣373萬元),明年門檻將提高至新幣16.1萬(約新台幣388萬元),在未達標準前,民眾必須持續工作,或由家人補滿不足額,此舉也引發民眾不滿,認為錢看的到用不到。
另外,劉曉鵬也指出,政府回饋2.5%保證收益過低,而且操作也不透明。公積金的海外投資,多委託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GIC),目前為全球第八大主權財富基金。
由專業經理人操盤,其運作並不公開,國會和總理皆無權過問,因此基金操作的盈虧,投資人根本無從得知。根據GIC官方資料指出,基金近5年的年化報酬率為12.4%,但公積金保證回報僅2.5%,也引起民眾抗議。
保證回報率2.5%〝稍低但能接受〞
在新加坡擔任老師的黃先生透露,統計到今年9月,新加坡通膨率約為1.5%,對照目前政府給的最低2.5%回報率,利率稍嫌低,對於現況雖不滿意但能接受,只是不能保證未來物價不會繼續上漲,也希望政府能調高參與者的最低回報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