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滬港通上路 亞股基金利多再添一樁

滬港通上路 亞股基金利多再添一樁

  • 2014-11-21 01:26
  • 工商時報
  •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背景圖片
 滬港通上路對亞洲其他市場將產生資金排擠效應,或是共存共榮的效果?投信法人表示,短線雖然可能產生資金排擠效應而讓陸股獨強,但長期仍將回歸基本面,亞洲各國都將有機會表現,積極的投資人不妨將亞股列為投資核心。

 國泰亞洲成長基金經理人鍾達安表示,亞洲股市近來利多齊發,有利提升整體亞洲成長前景。美國QE結束,未來若升息,正是代表景氣復甦確立,先前觀望的資金將重回風險性資產,全球風險性資產可望持續獲得市場青睞,投資人此時應關注具長期成長潛力區域投資機會,例如基本面較佳的大中華及新興亞洲市場。

 從總體經濟面來看,亞洲市場擁有許多優勢,包括人口紅利、多元投資主題及低本益比。亞洲人口眾多,如中國、印度、印尼、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人口都超過1億人以上,亞洲人口約43億人,占全球人口的60.5%,且亞洲青壯年人口(20至49歲)已從1970年4.2億人大幅增加至9.6億人,生產力將大幅提升,近5年來亞洲經濟成長不俗,主力來自於強勁的內部需求,也帶動新興亞洲的經濟成長。

 鍾達安強調,自2001年來,新興股市僅有2008年在第4季下跌,節慶銷售旺季效應可望激勵第4季新興股市表現,尤其是新興亞洲市場股市前景,目前的回檔反而是考慮加碼布局的好時機。

 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顏榮宏指出,滬港通上路題材發酵,亞洲再次成為資金焦點,根據EPFR統計,上周亞洲(不含日本)基金淨流入8.6億美元,為3大新興市場中唯一吸金的市區域,亦扭轉11月分資金動向由負轉正。

 市場一度憂心滬港通上路,排擠到其他亞股的資金動能,但本周來看,亞洲主要股市全面受到外資青睞,另外,結構性改革更是驅使亞洲經濟再上一層的催化劑,除了滬港通,大陸刺激政策成效逐漸反應在實體經濟上,另外,印度及印尼政黨輪替後的改革紅利發酵,南韓及台灣也祭出股市及經濟振興措施,均是推升亞股再上一層的利多題材。

 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如果滬港通運作順利且很快到達資金的上限,後續的開放如深港通或滬港通加大額度等措施還會陸續出台,明年還有納入MSCI指數可以期待,再加上陸港股市估值仍在低點,極具吸引力,外資的持續進入會是陸股的長線利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