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施羅德投資論壇/看通膨 調整投資組合

施羅德投資論壇/看通膨 調整投資組合
【經濟日報╱張瀞文】
施羅德投資資深顧問布朗(Alan Brown)。 記者毛洪霖/攝影
施羅德投資資深顧問布朗(Alan Brown)表示,由於經濟緩慢復甦,剩餘產能仍多,未來數年通貨緊縮的風險高於通貨膨脹。不過,為因應之後可能出現的通膨,應先找出原因,再以不同的投資組合因應。

布朗指出,五年來,美國、歐元區、英國、中國大陸、日本及瑞士等各國央行的總資產負債表幾乎增加一倍、達到8兆美元。一旦各國開始緊縮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可能無法快速收回這些錢,到時很可能出現通膨的壓力。 

即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可能在2014年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但布朗認為,未來兩年內,美國和日本的貨幣基礎仍可能再增加2.7兆美元之多。  

Fed縮減購債規模後,誰會買美國公債?布朗認為,銀行、退休基金與保險公司買債的金額會增加,但外國央行購債的金額會減少。  

不過,布朗說,短期內,七大工業國(G7)仍有許多剩餘產能,而且美國及德國以外的成熟市場產出仍疲弱,都還低於金融海嘯爆發前。歐元區的復甦速度仍慢,特別是周邊國家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加上大眾商品價格走勢溫和,因此短期內較大的風險應該是通縮,而不是通膨。  

經濟復甦一段時日之後,投資人擔心接下來會出現通膨。布朗認為,通膨預測不易,而且不同原因引發不同類型的通膨,沒有一種投資組合可以保障所有類型的通膨,由內部與外部引起的通膨,投資策略就有所不同。  

布朗說,例如英國與亞洲國家如果是內部因素引起的通膨,應持有外國資產,但不用避險;如果是外部引起的通膨,則應持有通膨指數連結的債券及原物料。美國則為內部與外部通膨避險方式相同的國家,可以持有通膨指數連結的債券及原物料因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