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壯大金融實力 才能出賽

壯大金融實力 才能出賽
                                                                                                                    2014.03.12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李欣怡/台北報導】
港台金融人士指出,以中國大陸為主的亞洲金融市場商機龐大,但台灣金融業必須壯大自己實力,強化競爭力,才有資格打亞洲盃,政府也應該協助業者提升競爭力。

香港惠理集團主席謝清海。
記者鄭超文/攝影
香港惠理集團昨(11)日在台舉辦「提升台灣金融業競爭力論壇」,集團主席謝清海指出,中國大陸有太多未滿足的金融需求,但金融商品的成熟度仍不足,香港及台灣金融業者可以好好把握。

謝清海指出,中國大陸金融市場規模雖然大,但投資人自2007年以來已失去信心,不相信企業的公司治理,寧可把錢存在銀行、投資財富管理產品或房地產。

謝清海說,雖然短期內仍有一些疑慮,壓抑中國大陸股市的成長空間,但中長期展望仍樂觀,陸股本益比只有八倍,民營化也產生許多商機,去年中國大陸新增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就相當於一個印尼,周邊國家可以受惠。

與會的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表示,金融監理角色已與過去大不相同,政策不能只圖安全穩健,而應該協助業者提升競爭力,金融自由化也不能只為鬆綁而鬆綁。金融發展應該落實本土化,為台灣培育優秀的金融人才。

交通大華教授葉銀華指出,台灣的銀行打亞洲盃就夠了,打世界盃太危機,滙豐銀行打世界盃都虧損,主要獲利還是來自於亞洲。亞洲的市場夠大,國際級銀行主要獲利都來自亞洲,如滙豐的83%獲利來自於亞洲,在英、美都虧損,渣打也是主要靠亞洲、中東及北非的獲利。

葉銀華說,要成為亞洲地區活躍銀行,至少要有新台幣5兆元的資產,一年稅前獲利要達四、五百億元,而且其中100億元來自於海外。台灣銀行業者目前離這些標準都很遠,透過併購是必要的方式,合併後才會資格打小亞洲盃。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表示,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與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此時鬆綁,台灣仍大有機會。觀察中國大陸近期發展兩大趨勢,著重在於「翻轉」、「逆轉」兩大概念,過去採取「國進民退」的策略已翻轉成「國退民進」;中國大陸也開放一胎化政策,「逆轉」防範未富先老的可能性。未來要面臨的是國際型的競爭,中國大陸努力調整,台灣政府近期在金融業上鬆綁許多,環境上都是利多。

程淑芬表示,過去台灣金融業政策花太多時間在「節源」這件事,面對亞洲盃的競爭應該用「開源」的策略去思考。台灣金融業仍具相當優勢,對自身產業應多加增強信心,例如產業研究能力很強。目前OBU已經開放,可多加思考投資人隱私的安全感、政府稅負的安全感等,依法行政相當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