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下周起 8大類基金免審

下周起 8大類基金免審

  • 2014-10-01 01:18
  • 工商時報
  •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金管會擴大國內基金免審範圍
 金管會推動國內基金與境外基金規模拉近、且要超越的計畫正式啟動,最快下周,國內投信業者募集的8大類基金即可全部適用「申報生效制」,不必再逐檔申請核准,最快12個營業日後即可上市,加速國內投信業者基金推出的速度。

 金管會訂定的目標,是1年內國內基金規模要跟在台銷售的境外基金規模拉近,之後3到5年內,境內基金至少要與境外基金能平起平坐,一較長短。

 現行國內投信募集、投資國內的基金,只有股票型、組合型、平衡型、指數型能適用申報生效,10月初之後則是進一步擴大到債券型、指數股票型、保本型及貨幣市場基金,等於8大類基金全數免審,證期局表示,未來只有無法歸類到這8大類基金者,或要委託國外業者代操的基金才需事先審查。

 證期局表示,幾乎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基金,多可以用申報生效制,只有少數不能被歸類的基金,或被取消申報生效的業者,才必須事先申請核准。

 金管會在8月初就宣布這項開放措施,但預告後卡在「但書」機制,即原預告條文是最近一檔基金在開放買回6個月期間,平均已發行總單位數較成立日減少40%以上者,及內控有重大缺失或一年有二次送件又撤回或有瑕疵者,就會被取消申報生效的機制。

 業者紛紛反應在實務上有其困難,但證期局表示,考量到現行銷售機構在新基金募集設立前,常透過勸誘投資人轉申購新基金的方式,衝高發行量,但在基金閉鎖期屆滿後,就馬上贖回,影響基金的正常布局及投資人權益,最後還是堅持要保留「但書」條款,只是將減少比率由40%提高到50%。

 金管會先前表示,根據波士頓顧問(BCG)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台灣10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高達32.9萬戶,全球排名第八位,在亞洲僅次大陸、日本,等於台灣有很大空間發展資產管理,但現在國內投信基金僅630檔、資產規模新台幣2.1兆元,反觀境外基金在台銷售檔數有上千檔,資產規模達3.2兆元,差距有拉大的趨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