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當中國奇蹟走到盡頭…

當中國奇蹟走到盡頭…

2015-01-27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

經濟日報提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林毅夫
中國改革開放的35年間,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9.8%,這是前所未有的爆發成長。但有跡象顯示,中國奇蹟來到盡頭,至少可說經濟成長正在放緩。自2010年第1季開始,中國經濟成長率節節下滑,去年第3季降到了更低的7.3%。

時序進入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可能繼續面臨強大阻力,至少和前幾十年相比是如此。決策者2015年規劃第13個五年計畫時,將面臨一個基本問題:中國未來成長有多快?

在制定一國GDP目標時,首先要明白經濟的潛在成長率,也就是在內外部條件有利、不損害未來增長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可能達到的成長率。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提到,經濟成長有賴勞動生產率的改善,如今則要靠技術創新或產業升級(將產能重新配置給更高附加價值的新部門)。

但是,位居創新前沿的先進國家處於劣勢。必須自己發明,才能從新技術獲益。開發中國家則能靠模仿、引進、集成、購買來實現「後發優勢」,也因此成本和風險較低。過去150年裡,已開發國家平均每年增長3%,有些開發中國家在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保持年均7%以上的成長率。

中國持續35年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後,還剩下多少後發優勢,端視中國和高收入國家之間技術和產業發展水準的差距而定。最好的指標是比較人均所得,人均所得差距愈大,後發優勢就愈大,經濟成長潛力也愈大。

2008年,中國人均收入只略高於美國的五分之一,相當於日本1951年和美國的差距。日本接下來的20年裡,年均成長率為9.2%。南韓1977年也是如此,接下來20年,韓國年成長率為7.6%。新加坡在1967年和台灣在1975年也有類似差距,此後也出現了類似的成長率。以此類推,2008年後的20年內,中國的潛在成長率應在8%左右。

但潛在成長率只是經濟發展的一環。是否可以實現,既取決於中國國內條件,也要看國際環境。要善盡後發優勢,中國必須深化改革,消除經濟中遺留的扭曲。同時,政府也要發揮主動積極的作用,克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時,必然會出現的外部性和協調等市場失靈的問題。

中國靠內需來維持強勁經濟成長的條件不錯,且不單是家庭消費。中國不乏投資機會,產業升級的空間非常大,城市基礎設施、安居工程、環境治理都有很大改善空間。

此外,中國的投資資源也很豐富。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總額還不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0%,這在國際上是非常低的水平。同時,中國的民間儲蓄接近GDP的50%,外匯存底高達4兆美元。即使面臨相對不好的外部條件,中國也能靠投資在短期內創造就業,有了就業,消費也能成長。

但是,外部條件較為黯淡。儘管先進國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實施強力干預,啟動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但未能解決結構失衡。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未能奏效,歐洲央行又要步上美日後塵,推行量化寬鬆來提振需求。

美國就業有所上升,但是,勞動參與率仍然不高,經濟尚未出現一般衰退過後可以達到6%至7%的成長反彈。可以預期,美國、歐洲、日本的經濟可能繼續成長乏力,抑制中國的出口增長。

因此,中國經濟成長可能低於每年8%的潛力。決策者在為下一個五年制定計畫時,增長目標應訂在7%至7.5%,在此範圍內依據國際形勢變化調整。這樣的成長目標既有利於穩定就業,也能降低金融風險,實現2020年收入翻一倍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