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印度的中國夢

印度的中國夢

2015-01-28 經濟日報 編譯莊雅婷

李鍾和(Lee Jong-Wha)/高麗大學經濟學教授
中國和印度都已躍居全球經濟超級大國,中國更是遙遙領先。然而,隨著中國成長減速以及結構調整的需求日益迫切,印度新總理莫迪的經濟改革措施,能讓印度追上中國嗎?

1980年代以來,中國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其動力來自充足的低成本勞動力、高儲蓄與投資率、重大市場改革、外向型政策以及審慎的總體經濟管理方法。中國領導人現在希望透過發展尖端技術的產業,讓中國躋身高所得國家行列。

相形之下,印度的表現較失色,經濟成長自1990年代初開始大幅加速,主要受惠於貿易自由化與其他經濟改革。之後改革呈現停滯,財政赤字與經常帳逆差飆升,年化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回落到4%至5%。

結果是中國遙遙領先印度,中國2013年人均所得達到1萬1,850美元,是印度5,350美元的兩倍多。眼下問題在於莫迪推動的刺激成長政策,能否在未來幾十年縮小兩國的所得差距。

印度最大的優勢是人口紅利。受人口高齡化與低生育率影響,中國的主要工作人口(15-59歲)正逐漸下降;從2015年到2040年間,可能繼續萎縮超過1.15億人。反觀印度,主要工作人口將增加1.9億人。

但光靠人口結構的優勢,印度仍無法實現媲美中國的經濟成長規模。印度領導人必須研擬全面性計畫,以消除削弱經濟競爭力的壁壘、擴大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並提升工人的教育程度和技能。

目前,印度在全球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上名列第60,遠低於中國的29名。箇中原因不難理解:驅使印度長期經濟繁榮的基本動力不足。

目前印度公共衛生與教育水準仍很低。缺乏足夠的交通、通訊和能源基礎設施,也抑制印度的生產力成長。印度在產品與勞動力市場的效率也不及中國。唯有克服這些劣勢,印度才能吸引足夠的投資,提振經濟增長。

同時,印度應該擴張勞力密集型製造業,為日益擴張的勞動人口創造就業機會。目前製造業只占印度生產總值的15%,相較於中國的31%,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就某種程度而言,印度具備可向中國取經的優勢。中國建立強大的勞力密集工業基礎,把勞動力從農業轉到製造業和營建業,同時改善各部門的生產力,落實農業經濟轉型。如今,農業人口只占中國整體就業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在印度的比重卻達到二分之一。

印度的結構轉型和永續成長將取決於建立彈性勞動市場,其主軸是鬆綁過時而複雜的就業法規。印度對正式部門勞工提供強大法律保護的程度,超越多數已開發國家和中國。過度監管勞動市場可能阻礙印度創業家僱用低技能工人與發展勞力密集製造業,意味政府必須在這方面加倍努力改革。

同樣重要的是,印度工人—特別是年輕人—需要持續精進技能的機會。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估計,2020年全球低技能勞工的供應過剩人數將達9億人,其中2.7億人在印度。但印度還將短缺1.3億名中等技能勞工。

好消息是莫迪似乎決心改經商環境,以提高印度的競爭力。比方說他已宣布鼓勵外資加碼投資保險、國防與通訊等產業的新措施,作法包括提高基礎建設支出,以及對儲蓄和投資給予稅務優惠等。

但莫迪的計畫欠缺大力擴張勞力密集產業的核心,但這部分加上計畫中的改革,才能讓印度能夠把握人口結構優勢,實現中國式的經濟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