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台韓股市抗跌 後市不淡

台韓股市抗跌 後市不淡
【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受到美國恐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E)的疑慮再起,加上中東政治情勢緊繃,新興亞股近半月來陷入震盪,又以印度與東協成為重災區,相較下,中國大陸、台灣、南韓等其他東亞股市表現相較抗跌;法人指出,近期歐美復甦加上季節性出口旺季即將來臨,以出口為主的北亞經濟體,包括台、韓股的後市表現可期。
8月中旬以來新興亞股多陷入震盪,其中,印度股市下跌逾10%,東協股市下挫逾8%,印尼股市災情尤為嚴重,跌幅更達二成,相對於東南亞與南亞股市的疲弱不振,資金出現轉移至東北亞及東亞的趨勢,大陸股市相對抗跌,台灣與南韓股市更出現逆勢上揚走勢。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上周國際資金持續流出全球新興市場股市14.68億美元(約新台幣439億元),但台灣、韓國股市分別獲4.39億、11.42億美元資金挹注,帶動上周兩地股市分別上漲1.82%與1.96%,相對也抗跌。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今年來資金流向出現三大輪動變化,資金從債市移往到股市、從新興市場移到成熟市場,而布局在亞洲的資金最近也開始「由南轉北」。
陳韻如指出,東北亞股市相對於東南亞股市具有三大利基,分別為成長基期低、股市評價面較低,以及受惠歐美經濟復甦等優勢;尤其東北亞在科技、工業等製造業有較高產值,且為貿易導向的開放型經濟體,有機會優先受惠歐美經濟回溫。  

柏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馬治雲分析,受到避險資金重新回流東北亞、東亞股票市場影響,加上台灣股市有政府釋放政策利多,韓國則受大陸經濟數據表現轉佳的影響,皆提振東北亞區域股市表現。   

摩根亞洲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這波熱錢流出中受創較大市場,多是經常帳赤字較嚴重,且近年高度受惠利差交易的國家,亞洲以印度與印尼最為明顯,由於國際熱錢撤出壓力,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加上匯率大幅貶值造成未來通膨壓力,其貨幣政策被迫趨緊,如印尼、巴西央行日前均升息兩碼因應。  

反觀北亞皆為經常帳盈餘國家,利率與匯率受衝擊幅度相對較低,加上時序進入歐美出口旺季,以出口為主的北亞經濟體,包括台、韓股市的受惠空間將大增。
圖/經濟日報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