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詹姆斯專欄/瑞郎棄守匯率防線的蝴蝶效應...

詹姆斯專欄/瑞郎棄守匯率防線的蝴蝶效應...

2015-01-20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

自2009年爆發歐債危機以來,人們始終搞不清楚如果有一個國家脫離歐元區,結果將會如何。經過各界熱烈討論後,浮現出一項共識,即一個國家脫歐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崩解,一如2008年的雷曼倒閉事件。最近由瑞士央行的動作,便可顯示出如果一國脫離歐元區,將造成多大的風險。

瑞士於2011年9月設定瑞郎兌歐元匯率的防線,但本月15日瑞士央行無預警棄守此防線。央行此舉至少透露出當出現「脫歐」情況時,所造成的不確定性。

瑞士國內對央行持續購買歐元資產日益不滿,尤其保守派更厭惡央行承擔更大的風險。他們擔心歐元區公債不安全,因而要求央行買進黃金作為存底,甚至為此舉行公投。結果雖未成功,但鑒於歐洲央行即將實施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加上歐元對美元重貶,因而強烈要求央行放棄1.2瑞郎兌1歐元的匯率防線。

政治壓力迫使央行放棄政策的影響有多大?過去有過先例。1960年代末期德國聯邦銀行(央行)曾必須買進美元資產,以阻擋德國馬克升值,並保住固定匯率。當時德國內部的討論聚焦於聯邦銀行承受的風險,及維持「釘住美元」匯率所引發的通膨壓力,一些保守人士也主張買黃金。

到1969年,德國片面宣布馬克升值,但並不足以阻擋外資流入。央行既干預匯市,還持續降息,但資金仍不斷流入。到1971年5月德國政府不顧央行的意願,宣布完全放棄「釘住美元」政策,改讓馬克匯率浮動。此即政治力量壓倒央行的承諾。之後三個月內,整個國際貨幣體系便遭摧毀,美國總統尼克森把美元與金本位脫鉤,國際貨幣政策變得極端不穩。馬克升值,德國出口商非常艱苦。

瑞士央行之前雖曾多次警告,表示不會永遠釘住歐元,且已要求銀行業提高資本比率,但在宣布瑞郎與歐元脫鉤後仍引發強烈震撼,而且還餘波盪漾。瑞士出口業將喪失競爭力,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這也證明放棄釘住歐元作法實非良策,而且影響絕非僅限於瑞士。

各國決策者多年來連希臘一旦脫歐會對歐元造成多大傷害都搞不懂,現在卻不得不處理瑞士放棄釘住匯率所造成的強大震撼。
(作者Harold James是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