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40歲…台灣民眾退休意識分界點

40歲…台灣民眾退休意識分界點

2015-04-16  聯合報 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


情境圖 ingimage


兩岸民眾退休理財行為大不同,摩根資產管理《兩岸退休大調查》指出,台灣民眾偏好定存跟房地產,大陸民眾則愛股票基金。總體來看,台灣民眾相對保守,大陸民眾則比較敢衝。
除了靠薪資,透過投資準備退休金也很重要。不過,兩岸民眾運用的投資理財工具很不一樣。根據摩根的調查,台灣民眾首選是定存,高達百分之卅九,選擇房地產跟股票的都超過三成。

大陸民眾則以投資股票的比率最高、達百分之卅六點五,其次是基金的百分之廿七,反而近幾年火熱的炒房,只有不到一成的民眾會用來當作退休準備的投資,定存的比率也不到台灣民眾的一半,只有百分之十七。

摩根投信副總姜愛苓指出,「面對退休議題,要提早因應」。她說,對剛踏入職場、才開始有第一份收入的新鮮人,退休也許是極遙遠的議題;但是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退休是即將就要面臨的生命階段,不論是退休金或者規劃退休生活,愈早準備愈好。

姜愛苓分析,「四十歲」算是台灣民眾退休意識的分界點。她觀察,一般民眾大多是從四十歲開始積極關心退休議題,包括退休金該存多少?退休後要投資什麼商品?幾歲準備退休?退休後要住城市或鄉鎮?退休後的醫療保障是否足夠等。

姜愛苓表示,年紀愈大的投資人,承受風險的程度愈低,但卻常看到許多退休族把股票當成退休金來源。她說,股票波動度高,最好是只把股票進出當成興趣,且占投資比重不要超過二成、適時停損,降低股市下跌時的傷害。

退休理財,姜愛苓建議,可從保障、現金和興趣三個角度檢視。

保障指保險,如透過醫療險、壽險等作為退休生活的保護;現金是著重現金流和資產變現能力,可用月配息商品或房地產創造現金流,定存則作為大筆支出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